探索和构建高校后勤多维度监管模式
(2011.5.25·陈道华处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行:
大家好!
受钱贤彬副校长委托,由我在这里向大家介绍华南师范大学后勤改革方面的探索。我发言的题目是《探索和构建高校后勤多维度监管模式》,主要从“高校后勤监管的紧迫性和重要性、高校后勤多维度监管体系和高校后勤多维度监管机制”三方面来讲。请大家批评指正。
第一大方面是高校后勤监管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勤社会化改革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可以说,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当前高校后勤改革已经逐渐步入改革的“深水区”和矛盾的凸显期:旧的“大包干”体制已被打破,但新的市场机制却尚未完全成熟。在这种从“无序”向“有序”的发展过程中,加强高校后勤监管就显得非常迫切和重要。
经过多年的不断创新改革,华南师大探索出了一个符合学校后勤实际、行之有效的多维度监管模式。
第二大方面是要构建高校后勤多维度监管体系。
根据高校后勤服务工作点多、面广的特点,我们认为高校后勤的监管也要相应地构建内外监督相结合的多维度体系,尽量减少监管盲区。
从监管领域来看,要建立多层次的内容体系,努力做到“有重点,全覆盖”。归结起来,以下四个领域值得特别注意:
一是财务监管,二是工程招标与采购监管,三是安全生产监管,四是服务质量监管。
从监管主体来看,要努力形成全方位的监管体系,努力做到“内外结合、监督有效”。
就内部监管而言,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实体自律监管,二是后勤管理处的日常监管。
就外部监管而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学校专业职能部门的监管,主要是学校纪检处、资产处、审计处和学校招投标领导小组等专业职能部门对后勤服务的合同监督。二是服务对象监管,三是第三方监管:主要指政府物价、卫生防疫和消防等部门的监管,有条件的高校还可引入社会专业监管机构。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宋德民在谈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时指出,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建立起“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政府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管理、职能部门监管”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这应该成为我们努力的方向。
第三大方面是要探索和构建高校后勤多维度监管机制
高校后勤多维度监管模式的落实,需要相应的运行机制作为支持,将监管内容和各监管主体有机结合起来。我们因校制宜,大胆探索,在后勤内部监管机制方面,设立了财务科和监管科以完善组织架构,主要开展了三方面工作:
1.落实中心自律监管
我校后勤各中心设置相应的监管岗位和部门,以目标监管和过程监管相结合的方式实施自律监控,并将结果与绩效考核挂钩。例如,我校饮食服务中心专设监控部,对中心的食品采购、设备维修、卫生检查、服务质量进行监管,每月根据监控结果发放奖金或扣取罚金。每月评估考核的管理指标,实行食堂与食堂之间、班组与班组之间、岗位与岗位之间的层级经营责任制,从而在经济上、荣誉上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
2.创新后勤财务管理机制
2000年我校设立了后勤财务科,作为二级财务机构,在学校财务处指导、监督下,主要负责后勤财务预算的编制与执行、后勤各中心的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工作,并对各中心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指导意见。
一是推行财务人员调派制度,按需调派,实行“四统一”管理。在会计委派制度的基础上,2007年财务科推行财务人员调派制度,使后勤全体财务人员(包括会计、出纳员、报账员、核算员、仓管员、录单员、收银员)均由后勤管理处实行统一调配、统一管理、统一考评、统一薪酬。确立了对财务人员“可掌握、可控制、可调派”的用人机制,突出了财务人员与中心“利益脱钩、考评分开、随时调派”的特色,有效地加强了对各中心的财务规范与监管。
二是实现各实体的经济业务统一管理,集中核算。各中心使用的收款票据必须到财务科统一领取,不得私自购买、印制和使用收款票据。较好地解决后勤财力分散的问题,也可以规避“小钱柜”、“账外账”等风险。同时,也可以随时掌握各实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及时调整经营服务策略。
三是加强财务制度建设。通过建章立制,实现了法人实体与非法人实体实行分账套核算,即广东华师大劳动服务总公司使用一个帐套,七个中心使用一个账套;后勤管理处和各中心实行“一支笔”审批制度,即后勤管理处和各中心由一把手主管财务工作。通过理顺后勤财务运作制度,使财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效地杜绝违纪现象,营造科学的理财氛围。
3.创建科学的后勤监控机制
2007年我校后勤处增设监管科,主要负责检查、监督各中心以及承包学校后勤服务的企业履行合同、协议书情况,并进行相应的评估;负责监督各中心的工程招投标、物资采购和安全生产、服务质量等工作;负责处理师生员工的信访、投诉。监管科通过建立和完善例会制度、检查制度和评估制度,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监管办法:
一是创建实体评估监管职能。根据《关于加强对后期企业、实体实行合同(协议)管理的办法》,监管科每年组织对实体的检查评估工作(阶段性评估和年终评估),对上一年评估中努力方向的完成情况、实体的运作管理、安全生产的履行和节能工作进行评估备案,并根据年终评估结果给予企业、实体相应的奖惩。
二是突出安全巡查监管职能。监管科每年都制定计划,联合学校保卫处对各实体员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同时,监管科采取定期检查、日常抽查、重大活动重点检查等方法,在重大节假日前夕和易发事故时段进行安全巡查,消灭安全隐患,并将监管结果记录备案。通过培训和巡查相结合,创造了我校后勤多年来无安全事故发生的良好记录。
三是加强校园节能监管职能。根据《华南师范大学节能指标量化管理实施办法》,监管科对水、电、冷等提出了具体、切实可行的节约量化指标,并加强节能工作的日常巡查和用能数据的统计、分析、公布工作,从中摸索用能规律,探索节能工作新思路。在监管科的量化管理下,2010年,我校石牌校区用电9758279度,用水303041吨,分别占校区量化指标比例的93%和100%,节约用电734494度。
在后勤外部监管机制方面,重点推进了三方面工作:
1.政府部门依法监管
工商、消防和防疫卫生等相关部门定期组织对学校后勤的物价、消防、防疫卫生、食品安全等方面进行例行检查之外,在大型活动、重大节假日等重要安全巡查活动中,学校还适时邀请各政府部门参与监管。
2.学校职能部门联合监管
根据学校规定,后勤的维修工程、大宗采购等均必须通过学校的招投标领导小组进行公开招投标,预结算均必须经过学校审计处的严格审计。此外,为了更好地落实学校的《小型基本建设项目操作管理办法》、《工程项目审计办法》、《执行政府采购实施办法》《校内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办法》等校内规范文件,后勤处委托监管科制定了相应的实施细则,做到程序规范,严格把关。
3.服务对象民主参与监督
一是积极组织师生参与实体的各项工作。一方面,坚持校学生会、研究生会、生活部、宿保部、膳委会、楼委会、各院系学生会等学生组织参与学校伙食和宿舍民主管理,让学生参与到价格监督、卫生管理、服务质量监督中来;另一方面,通过教代会、职代会、学代会、研代会等方式收集关于后勤工作的议案和建议。
二是增加工作透明度,开展后勤文化共建活动。通过开展“后勤文化共建”、“大学生之家”、“共建文明食堂”,“文明房间、星级宿舍评比”、“饮服·宿管系统评优表彰大会”、饮食文化节、宿舍文化节等活动,并编印《饮食天地》和《驿站》等校级刊物,增加后勤工作公开度和透明度,宣扬后勤文化、扩大后勤影响。
三是建立信息传递与沟通机制。监管科每年都发放不少于3000人次的问卷,调查师生对后勤的服务满意度。例如,2010年对石牌校区卫生保洁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90.64%认同我校的卫生保洁服务,对调查对象提出的加强“除四害”、增加清洁次数等意见监管科也积极落实反馈。
通过探索,我校后勤形成了“十大信息收集与反馈办法”:一、设立监督投诉电话;二、设立后勤信箱;三、设立后勤负责人电子信箱;四、开通网上投诉;五、定期开展中心开放日;六、开展如“为学校后勤服务建言,为学校后勤改革献策”等征文活动;七、通过学校教代会、职代会收集教工关于后勤的议案;八、通过学代会、研代会收集学生关于后勤的议案;九、通过后勤刊物收集意见;十、通过后勤的一线人员收集意见和建议。
以上发言如有不尽完善和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