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后勤通讯录(2012版)登记表   (2012-07-29)
首 页 |  概 况 简 介 |  组 织 机 构 |  政 策 法 规 |  大 事 记 |  联 系 方 式 |  投 稿 邮 箱  |
 
优化学生公寓的育人环境--徐振岐 哈尔滨师范大学

发布日期: 2010-12-09

 
优化学生公寓的育人环境
徐振岐
(哈尔滨师范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要:本文针对高校公寓育人环境发生的变化,从树立现代服务理念;做好与师生员工的沟通;提高员工队伍素质;积极进行公寓文化建设等四方面提出了优化学生公寓育人环境的措施。
关键词: 高校公寓;育人环境
 
    高校学生公寓是学生文明道德教育、优良习惯养成、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阵
地,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随着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与发展,学生公寓的育人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作为大学生第一社会、第二课堂和家庭的学生公寓,其教育功能也日趋显著。如何使学生公寓更好的发挥环境育人功能,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探讨的课题。
     一、学生公寓育人环境的现状分析
 育人环境是对育人过程产生影响的一切自然条件与社会条件的总和。大学生在学生公寓中度过大半时间,因此学生公寓是育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育人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一方面,学生公寓的硬环境将越来越好。另一方面,软环境却是变得越来越复杂。
(一)学生公寓硬环境的变化
据报载,2000年高校后勤改革走在前面的上海,全市33万平方米的大学生公寓在一年内建成;过去单纯依靠政府投入,建国后48年时间建成的学生宿舍面积不过98万平方米,这就是说后勤改革使上海一年的建筑面积就相当于过去的16年。有一位新生描绘上海交大新的学生公寓时说:“绿茵茵的草坪,气派的宿舍楼、走廊两侧典雅的壁画,开水房、洗衣房、公共活动室。宽敞的学生宿舍,衣柜、阳台、卫生间、沐浴器、电脑、电视机、电话机三线接口一应俱全。”新的学生公寓,房间内有电视、计算机网络、电视机接口,统一配备了必要的学习和生活用具;公寓配有相应的生活娱乐场所和商业网点。优越的硬环境是良好育人环境的物质基础。它能使学生的行为优雅、情操升华,陋习受到约束,促进学生树立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
(二)学生公寓软环境的变化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虽使学生公寓硬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但同时也使学生公寓软环境变得复杂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使大学生进入交费住宿的年代
自高校扩大招生规模后,高等教育经费完全由政府财政投入已经是不可能了,办学经费开始出现困境。为解决这一问题,自80年代后期起,我国逐步建立了高等教育收费制度,以1995年通过的《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学生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交纳学费”为标志。同时,高校住宿学生也开始向学校交纳基建费或住宿费。学生进入了交费住宿的年代。
2、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导致高校学生公寓职能和学生角色意识的转变
  高校实施后勤社会化改革后,公寓管理人员和学生之间由过去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转变为服务与享受服务关系,无偿服务开始转变为有偿服务。学生已不再是单纯的被教育者和被管理者,他们开始以一个消费者的姿态来接受校方所提供的生活、消费等方面的服务,学生有了向学校提出合理的多方面的服务要求的权利。
3、社会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带来学生住宿观念的变化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大学扩招正逢独生子女潮出生的一代人上大学。独生子女由于家庭条件的改善和在家庭中的优势地位,在生活习惯、观念和个人空间的要求等个性需求方面已发生了深刻变化。他们往往更多地指责校方的不足和问题,更趋主动地追求个性化消费需求的满足。但这种个性化的需求一定程度上得不到满足,比如学生想根据个人的主观愿望选择宿舍,但这是当今教育主管部门所不允许的。教育部从2004年起就明确要求高校应将学生在宿舍和公寓内按班集体安排集中住宿,基本上限制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权。
4、高校学生公寓管理与服务的矛盾
当大学生付费住进学生公寓后,成了消费者,学生公寓有为学生提供相应服务的义务,学生有在公寓内享受相应服务的权利。虽然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已进驻学生公寓,但高校的情况并不一致,存在差异,学生公寓在教育管理与服务内容上仍存在诸多问题。由于学生公寓主管部门也肩负着教育和服务学生的责任,造成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屡见不鲜。所以,当前高校的学生公寓注重管理的一般隶属于学生工作部门,注重服务的一般隶属于后勤服务部门。
二、学生公寓育人环境的优化措施
要优化学生公寓的育人环境,就必须创造公寓良好的氛围,形成顺畅地渠道以及强大地合力,使受教育者通过熏陶、感染,在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中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优化学生公寓的育人环境应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一)树立现代服务理念
高校公寓经社会化改革的锻炼和发展,基本的服务各校已不相上下,要想取得比较优势,一是进行服务创新,二是在传统服务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同样有什么样的服务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服务质量,优质的服务必须有先进、现代的服务理念为指导。公寓的服务理念无论提法怎样,角度如何,都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育人为宗旨,以创新为动力。
(二)努力做好与师生员工的沟通
 第一,广大师生员工是我们的服务对象,这就要求公寓的服务要从广大师生的需求出发,如各种服务要尽量增加便捷的功能,以方便广大师生。在积极进行服务创新的同时,使各种服务过程化、程序化、质量可控化。只有从广大师生的需求出发,才能在服务过程中做到以人为本,才能从根本上为广大师生员工提供优质服务。
第二,积极鼓励、吸引学生参与公寓的服务管理工作,这样可以提高服务质量和育人质量。可以创造不同形式(监督员、各专业委员会、楼长接待日、迎新生等)让学生参与到公寓的服务和管理之中,这样既实现了大学生的“三自宗旨”,也可促进服务质量的提高和相互的理解,形成和谐的公寓氛围。
第三,公开服务信息,主动接受监督。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是保证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广大师生既是公寓服务的对象,也是有效的监督主体。公开服务信息的内容应包括:公寓的组织结构、岗位职责等;公开服务信息的途径主要有网络、广播、报纸、板报。除此之外,还应专门设立服务网站、电话、信箱等,及时主动地收集师生们提出的意见与建议。
(三)努力提高员工队伍素质
服务对服务人员的素质依赖性是非常强的,服务质量的现场控制几乎完全依赖服务人员的素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服务队伍建设好。公寓员工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在思想上要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后勤公寓工作,并有为教学、科研服务,为广大师生服务的热情和决心;在工作上要认真负责,坚持原则,遵纪守法,按章办事,具有满腔热情并勇于创新;在业务上要虚心好学,一专多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作风上要廉洁奉公,甘于奉献,勤奋务实,以身作则。
现实工作中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提高员工素质:
  1、加强员工的培训、学习
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学习是提高员工素质的有效途径。要坚持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定期培训和随时培训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全面性。要以学习型组织为依托,鼓励、支持在职人员深造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全体员工形成“勤于思索、乐于学习、善于实践”的良好习惯和作风。
  2、安全生产、规范服务
以人为本就要关心、爱护自己的员工,严防各种安全生产事故,在服务好别人的同时,做好对自己的保护和服务,切实对本人和家庭负责。在加强对员工的培训的基础同时,要求员工严格按照工作流程和工作程序或操作程序进行工作,一讲安全生产,二讲规范服务。
  3、创建和谐的工作环境
员工是公寓的主人,倡导和营造积极健康、活泼和谐的工作环境,会对公寓各方面的工作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为凝聚作用、激励作用、约束作用、导向作用、纽带作用和辐射作用。这样,在管理通畅、制度贯彻、人才发挥、市场开拓、形象展现等方面都可得到益处,在各做各的事的同时,公寓运转多了一层最好的润滑剂和推动力。
4、绩效与监查
绩效和监查对提高员工素质来说是一种辅助措施,它对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服质量有积极作用。任何绩效评价鉴定系统都应具有中肯贴切、敏感与可靠这三个特性,而从系统本身的实施方面来说,它又应该是易于被人接受和具有实用性的。在具体的监督检查中一定要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是先进得以表扬,落后得以鞭策。这就要求监查人员具备更高的素质。
(四)积极进行公寓文化建设
高校学生公寓文化是以学生及公寓员工为主体,以公寓及其社区为载体,以弘德、育人精神为核心,住宿学生及公寓员工共同参与和选择的群体性文化活动,以及通过活动所表现出来的文化精神。公寓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点和着重点。包括四个层面: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其中精神文化是核心。
针对高校学生公寓文化的特点和功能,我们在进行公寓文化建设时应遵循以下活动实践原则:
1、文化活动的系统性、主题性、品牌性
就是将许多存在联系的小型而零散的活动有机组织起来,充分整合,使之形成完整的系统,并赋予鲜明的主题,从而实现活动的品牌化、活动开展的条理化和强大的影响力、号召力。
2、文化活动的时代性
由于公寓文化的实践主体是广大学生和公寓员工,这就决定了公寓文化活动的开展要紧跟时代发展,体现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比如结合我国国情,深入开展“节约点滴资源,构建和谐社会”活动,引导他们充分认清我国严峻的资源形势,积极树立节约意识、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等等。
3、文化活动的持续性
公寓文化不仅要有强冲击力的品牌活动(如公寓文化节)为载体,也要有和风细雨的小型活动来体现,充分实现文化活动开展的有张有弛和延续发展。同时,公寓文化建设要坚持长期性,年复一年的坚持下去,在弘扬已有的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不断的推陈出新,牢牢占领公寓的思想文化阵地,真正做到“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使公寓文化永葆旺盛的生命力。
4、文化活动的多样性、灵活性
  由于高校公寓工作庞大繁杂,千头万绪,这就决定了公寓文化要紧紧服务于公寓的中心工作,并以灵活多样的形式有效的开展。所谓灵活性,就是要在更好的服务于中心工作的前提下,不拘于时间、地点和形式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所谓多样性,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于不同兴趣爱好、专业、年级的学生和员工的文化需求,不断的推陈出新。
 
 
 
 
 
作者简介:徐振岐,男,1977225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助理研究员,现任哈尔滨师范大学公寓管理中心主任、后勤集团团委书记。
联系方式:
  邮编:150025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利民开发区师大南路1   哈师大学生公寓管理中心    
电话:0451-88060131  13339311070
 
 

地址: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 邮编:100875 Email: houqin@bnu.edu.cn

北京师范大学后勤管理处 2005-2006 保留所有权利 制作维护: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网络中心